支付业务背景知识梳理之一: 复试记账
复式记账法
百科上的解释如下:
每笔交易都至少记录在两个不同的账户当中。每笔交易的结果至少被记录在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的账户,且该笔交易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龙门账
龙门帐(百科)是产生于我国明末清初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把全部账目分为"进", "缴", "存", "该":
- 进 相当于各类收入
- 缴 相当于各种费用
- 存 相当于各类资产
- 该 相当于负债和资本
- 进 - 缴 = 存 - 该
到年度结算时, 运用上面的公式来验证差额是否相等, 并确定当年盈亏, 这种方法称为合龙门, 龙门账也因此而得名.
龙门账法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四脚账
四脚账(百科)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的账法, 由流水账、总分类账和会计报表三部分组成.
与龙门账一样, 四脚账把帐目划分为进、缴、存、该, 以反映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脚账定期结账, 将进、缴、存、该帐户的余额, 分别编制进缴结册与存该结册, 并以进缴结册的盈亏数, 轧平存该结册的差额, 俗称天地合平账法。
四脚账是继龙门账后, 我国会计发展的又一重大转变, 它把中式会计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借贷记账
借贷复式记账法(百科), debit-credit bookkeeeping, 其源自 13~14 世纪的意大利, 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复式记账法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借以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 理论依据: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记账符号: 借(债权, 资金流出), 贷(债务, 资金流入)
- 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具体每一项账目是属于借还是贷, 可以对照《会计科目明细表》, 如果科目属于借, 增加则表示借方, 减少则表示贷方.
再直白一点, 资金流出就算借, 资金流入就算贷.
要注意的是, 对于银行、支付平台来说:
- 用户存款属于负债, 对应贷方 (资金从用户流入银行).
- 央行备付金是自己的存款, 属于资产, 对应借方 (资金从银行流入央行).
举个例子: A 公司在银行甲开的卡, B 公司在银行乙开的卡, A 公司向 B 公司跨行转账 1w, 对应的借贷账目:
实体 | 借 | 贷 |
---|---|---|
银行甲 | A 公司 1w | 存央行备付金账户 1w |
银行乙 | 存央行备付金账户 1w | B 公司 1w |
央行 | 银行甲备付金账户 1w | 银行乙备付金账户 1w |
假设当日就这么一条账目, 那么央行轧差清算, 银行甲需要向银行乙支付结算 1w.